网站首页行车地理人文地理观天下缤纷影像论坛
  您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行车地理
丹巴碉楼
来源:实地考证 作者:新洋 浏览:

《私人地理》认为碉楼,就是当地古人原来的家。




人类居住场所逐渐由树上、洞穴、半地穴、高脚楼、土墙、砖瓦、混凝土发展而来。丹巴古人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,在一段历史时期形成了碉楼的群居方式。




虽然丹巴碉楼衍生了很多功能,如碉堡、瞭望塔、储藏室等,其起源是用于居所并没有变。


 


就如这座碉楼,右下角有个深色的门板,门板离地有两层楼高。其实,这个门板就是原来碉楼的门,现在怕有人翻越进去产生危险,所以就封存了。原来进入这个门要用独角梯,独角梯是在一根整木上砍出来的梯子,需要进去的时候由上面的家人放下来,人进去以后就把独角梯抽回去。
看来,山区的古代人没有有效的防治措施,就必须通过建筑设置来增加安全感。



从这座碉楼内部可以清楚的看见,里面有很多孔,这些孔是用来放木梁的,木梁放好以后在上面铺上木板就是一层楼,每层楼之间还是用独角梯连接。
并且,为了碉楼的稳固,专门在里面修建了凸出来的石筋。


从底部望上去,整个碉楼就是一个完整的家,有的层是厨房,有的层是卧室,有的层是储藏室。




碉楼的建筑材料主要是花岗岩、片层岩、黄泥、沙土。花岗岩主要作用是做支撑骨架,片层岩主要作用是镶嵌,黄土主要作用是粘接,沙土主要作用是填充。



这几种建筑材料都来自当地,花岗岩与片层岩来自山体风化滚落,黄土在地面三米以下就有,沙土是随处可见。由于花岗岩用得过多,风化产生的相对较少,后来当地修建楼房的时候就把碉楼拆掉,取里面的花岗石来用。



随着社会进步,特别是治安的好转,当地人才逐渐脱离不方便的碉楼进入楼房。



丹巴人经历了从碉楼走向石板楼房,最后进入水泥钢筋框架房的三个阶段。

蜀ICP备10203843号    私人地理 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