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行车地理人文地理观天下缤纷影像论坛
  您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观天下 > 文明之路
华夏文明
来源:实地考察 作者:新洋 浏览:

古代文明

人类最初的文明社会有三种主要类型:埃及文明,苏美尔文明,华夏文明。

印度文明在伊朗高原边上的印度河流域,现在这片印度河流域全部属于巴基斯坦。印度文明属于苏美尔文明的一个分支。

 


文明特点

埃及文明,苏美尔文明,彻底灭绝,华夏文明不间断的传承下来。

华夏文明是黄种人开创的文明体系。


 

重大自然进程

青藏高原的隆升。

第四季冰河期。

大洪水时期。

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撞击,几百万年前,青藏高原不断隆起,地球历史上此一重大地壳运动形成了中国的地貌,山地、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%,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%。

中国地势就像阶梯一样,自西向东,分四个台阶逐渐下降,第一阶梯是青藏高原,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,第二阶梯由内蒙古高原、黄土高原、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、准噶尔盆地、四川盆地组成,平均海拔1000—2000米,第三阶梯是自北向南分布着东北平原、华北平原、长江中下游平原,平原的边缘镶嵌着低山和丘陵,平均海拔500米至1000米以下,第四级阶梯是大陆架浅海区,水深大都不足200米。
中国幅员辽阔,跨纬度较广,
由于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——亚欧大陆东部,又在世界最大的大洋——太平洋西岸,西南距印度洋也较近,因之气候受大陆、大洋的影响非常显著,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,全国可分为北方地区、南方地区、西北地区、青藏地区四大部分。
气候条件的多样,使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中国找到适宜生长的地方,使中国农作物与动植物资源都非常丰富。

 

 

 

历史进程

进化的目的不是产生文明,不是成为更复杂的生物,是为了生存。环境复杂,生存压力大,智力越有用。生存竞争是促使文明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。

脊柱动物的祖先是鱼类。

不同时代植物的差异对动物进化的不同影响。灵长类的身体特征具有促进智力进化的特殊结构,就是手。攀援和采摘,才需要进化出手。手的分工和精细动作,对大脑的高度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进一步刺激了大脑皮层的进化。

第四季冰河期以前,中国古代史,始于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。北京人,掌握了使用火的技术,使用石器。

大洪水时期,

地球最近的一次冰河期至今约15000年开始结束,当时的海平面比现今海平面低-155米;至今约11000年海平面上升到比现今海平面低-60米;至今约6000年海平面与现今海平面位置差不多。 冰河期结束,冰川开始融化,形成了大洪水时期。这个时期,河道就是泄洪渠,关中平原、四川盆地、汉中平原基本被沼泽覆盖。中国沿海的几大平原,只有极少数高地可以生存古人类。

原始人时期,冰河期和大洪水是最大的威胁。

旧石器晚期,氏族部落的形成,图腾信仰的萌芽。

 

 

 

稀树草原

约5000万年前,禾草类植物开始出现。华夏文明走廊的核心区有两条大河:渭河和汉水。渭河和汉水在上游的谷底会形成大量沼泽,中游进入峡谷地带遇到盛水期容易阻塞让上游洪水泛滥,下游有很多支流汇入容易爆发洪水。治理渭河和汉水是远古时代的首要使命,那个年代治理渭河和汉水也需要人工到达一定的规模。(备注:汉朝以后一次大型地质灾害让汉水的主流改道成为嘉陵江) 远古时代,人类是没有办法治理黄河、长江这类世界级大河的中下游段,哪怕是现在也没有办法应付黄河和长江的特大洪水。

 

 

文明的萌芽

华夏文明发源于古昆仑山南侧的渭河和汉水上游流域,兴盛于黄河流域。华夏文明融合了中国范围的其他文明以后,发展成为中华文明,华夏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核心。

伏羲崖,是一个独立的山体,四周都是悬崖峭壁,一边是汉水环绕,一边是洛峪河环绕,顶部有一块1200余亩的沃土。《山海经》描绘10000年前有一次滔天洪水,伏羲崖的外型就像传说中那艘巨型神舟。 远古人类走出洞穴,盖房定居,逐步摆脱对自然的依赖,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,为文明的起源创造了可能。伏羲崖对于刚刚走出洞穴的远古人类,是一块绝佳的风水宝地,只有最强盛的部落才有实力居住。 华夏民族较早进入新石器时代。至今约15000年,祁连山脉的古人类开始走出洞穴,一些条件较好的部落进入新石器时代。祁连山脉有广阔的稀树草原,稀树草原拥有地球上最集中的食草动物,这是人类最好的蛋白质来源,稀树草原也有广泛的植物种子,这是人类最好的淀粉来源。另外,大洪水泛滥时期,昆仑山、祁连山和秦岭一线由于地理位置相对较高,遭受的水害影响较轻,更容易萌芽新石器文明。 华夏文明走廊靠近唐朝李氏家族的起源地,有大地湾文化。大地湾文化遗址延续于约至今4800-60000年,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。

 

 

 

大禹治水进一步确立领导地位

大禹穴,类似原始社会的妇产科医院。那个时候大禹家还处于流放阶段。 远古时代,很长一段时期都属于地广人稀,但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土地是少之又少。远古时代,最大的自然灾害就是洪水。洪水制约了各个部落的发展,首先治理了洪水的部落的人口会大幅度增加。 远古的大河,枯水期间河堤里是满满的水,涨水期河水从河堤铺天盖地的奔涌出来。平原地带,河堤四周都是连绵不绝的沼泽;峡谷地区,河水在山谷中川流不息;沿海附近,除了少数山地,全部是大大小小湖泊串联起的水网。 大禹治水的伟大意义:扩大华夏民族的生活范围,能够种植粮食的土地越来越多,人口也快速的增长,取得了在中国的主导地位。

 

 

中国最伟大的战略是血缘融合

伏羲时代,父系氏族开始取代母系氏族。父系时代男性的地位得到极大提高,具体体现就是让部落绝大多数男性获得生育权,以一对一家庭婚姻代替族群的走婚和群婚,生育的质量和数量取得极大提高。 华夏民族的“姓”来源于母系氏族部落,千百年不变,明确属于哪个部落和何种血缘关系,并用于界定族内与族外能否婚嫁。“氏”开始于父系氏族部落,由于人口的繁衍很快,大部落不断分化出小部落,新出现的小部落用“氏”来区别。“姓”同“氏”不同者,婚姻不可有;“氏”同“姓”不同者,婚姻可通。 伏羲时代开始了华夏民族血缘的大融合,鼓励各个部族相互通婚混血,不提倡近亲婚姻。血缘信仰。

 

 

统一是华夏民族主旋律

任何民族都有两个核心:遗传种族血脉,传承文化习俗。 人类的矛盾大小区别:种族矛盾大于民族矛盾,民族矛盾大于家族矛盾,家族矛盾大于家庭矛盾。化解这类矛盾最好的方式是血缘融合,其次才是推广一致的思想。 华夏民族很早就认识清楚,统一过程中会有大量伤亡,但是,不统一的各个王国以及部落之间长期的征战,伤亡会更大,频繁战乱让生活水平更低。工业社会之前,中国人口一直占世界的1/3,经济水平长期领先世界。 古代最强大的军事实力是人口 目前全球70多亿人都是由不超过50万的原始人繁衍出来的。 远古时代,包牺氏、神农氏、轩辕尧舜氏类似一个朝代的概念,这些氏族拥有相同的祖先,拥有相同的血脉,拥有相同的习俗,不断以华夏民族为核心去融合周边部落。 适宜的气候,先进的耕作方式,高产量的土地,驯化的家畜,养活了越来越多的人口。随着人口增长,华夏民族的主体逐渐从陇上走进关中,继续走到中原大地。

 

 

先进文化的吸引

除了武力征服,华夏民族的先进生产方式以及文化习俗不断吸引周边部落的融入。极少数有独特想法的部落,不愿意融入主流群体,逐渐向深山老林迁移,最终成为了少数民族。 认祖归宗。信仰,思想,指导。

 

 

青藏高原的护佑

中国的东边是大海,南边是不能发展为大部落的热带雨林,北边是寒冷的荒漠,西边是青藏高原。 同一时期,古埃及文明、古巴比伦文明、古印度文明也是繁荣昌盛,由于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阻挡,那些文明不能大规模扩张过来。 夏商周建立文化体系 华夏民族人口越来越多,统治的区域越来越大,最终建立夏商周王朝。王朝通过统一的语言、文字、礼仪、祭祀来不断认知、教化、交流、凝聚、传承,建立广大区域的民族认同感。

 

 

华夏王权从来不需要任何宗教来认可

人类对于神的崇拜最初来源于对自然的不解,认为不同的神管理不同的事。华夏文明是连续不间断,对于自身的来龙去脉一清二楚,祖先信仰是主旨,敬畏祖先是传统。华夏民族的王国都强大自信,从来没有虚弱得需要任何宗教来册封王权。 中国在周朝开始边缘化神权,欧洲在文艺复兴时期边缘化神权;中国在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权力的世袭,欧洲在法国大革命推翻了统治权力的世袭。

 

 

欧亚草原形成游牧通道

全球最大的草原是欧亚草原,从罗马尼亚延伸到中国东北,马的驯化成功,让游牧部落开辟了欧亚草原通道。但是,从秦国开始,由于华夏民族凝聚成一个强大的族群,使这条通道的民族大迁徙基本是由东向西单向进行。 当然,工业社会的铁舰钢炮突破了青藏高原对于华夏民族的护佑,也提醒后人一旦时机成熟同样可以豪迈的走出青藏高原。

蜀ICP备10203843号    私人地理  版权所有